星期日, 12月 04, 2005
星期一, 11月 07, 2005
星期日, 10月 23, 2005
舊文重貼:獨立媒體-練老總與白雙全─一樣的書生氣v
文:梁寶山
(全文請參模達紀事)
今年七一高潮之一是練老總謀府生涯六載事與思,在文友之間爭相傳閱。我買漏了其中的一期,有島民殺價100英 磅!回歸前有幸在信報工作了一段短時間,剛好是沈鑒治老總榮休,練老總上場。我的編輯同事對他的印象不甚了了,大概因為老總不是紅褲仔出身,覺得他太書卷 氣。作為一名小記者,我只與在北角碼頭旁食過魚蛋粉。老總食過一我與老總的直接對話不多,只是有一次黎鍵強兄來稿,老總召見,執着一句話學術用語太艱深難 明:「我都睇唔明,何況一般讀者?」便像被教授問書的大學生。事後我卻一直對這位敬而遠之的老總印象良好。信報是盤家族生意,雖然賺錢,但作深化改革困 難。不久,練老總便換到政策組的謀府去。編輯同事只說是意料中事。直到去年七一,在報上看見老總,隔日被炒,報章刊登了老總開懷大笑的相片,我還是覺得讀 書人特別有腰骨。浮桴記寫來實話實說,在針砭處亦不嘩眾取寵,亦見老總之真性情。(最記得的是十七之十六,講去年七一遊行前,早上先在大尾篤上小帆船課,然後才趕上遊行的最後一列隊伍)。而連載分成十七期,敏感數字,是湊巧還是故意,有心人冷暖自知。
雙全第三年的七一作品,是要在軒尼斯道的遊行道上貼上一條黃線,好讓參與遊行的人都在線上留下腳印,無論你覺得這是起跑線也好,是終點線也好。雙全的「參與式概念創作」,很多時侯都屬「做咗你 都唔知」一類,今日要在他眾目睽睽之下創作,還有「咁多警察」,我知道雙全心裡是有點怕。愛國遊行完結後,天公不做美,潑了幾陣雨。雙全怕布條貼在地上不 夠穩固,便開始想應變計劃。大伙兒跟着他沿着軒尼斯道走,走到鵝頸橋底,地面比較乾爽,可惜警察更多。快要三時了,不動手的話遊行的人群就要到了!曾德平 見狀,便說,要是警察干預,就說是理工大學老師帶着學生來做功課咪得囉!而我則唔理佢三七二十一,把雙全準備好的布條搭在肩上,阿ger、kith、 阿尹一起拿着膠紙便往地上貼。這裡明明是公共空間,在這裡發表作品是公民權利,為何要畏首畏尾?旁邊站崗的警察一直沒有理會,反而是鵝頸橋阿伯開始聚集圍 觀。後來一名駕警使過,還沒有看清楚他的職級,便問我們在做什麼?我解釋我們是在搞藝術,他只是沒好氣的警告我們小心車輛,否則被撞倒了又懶到警方身上。 然後便揚塵而去。過後雙全說這警察真好人,準我們這樣做。我們手上既沒有標語,我也沒好氣回應道,這是公民權利,跟本不用他準不準許!後來間中有駕警開 到,也不自覺的停在黃線前面,我想件作品真的非常白雙全。而我我常常覺得,警察也是人,只是我們從小便給大人嚇壞「你再喊就叫警察拉你!」,使我們下意識 看見穿制服的便心生敬畏之心,尤其文弱書生,一切習慣循規蹈舉。Ger索性把價錢牌貼在書上招搖hard-sell做無牌小販,就算無人買,Megan 、Cecilia、小豪、拔濤….大伙兒士氣高漲就當是玩的開心 [...]
《單身看》擺地攤+在澳門
想親身與小白談談的朋友,今次有機會了......
趁着大家去澳門領獎,我們一行人會到澳門的邊度有書與大家聚個面!
而本周日則會在habitus擺地攤。
單身看@ habitus地攤
30/10 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上環 西港城
(電話:29730231)
《單身看@邊度有書》展覽
日期‧時間:17/11-11/12/05 每日上午11:30 – 晚上11:00 邊度有書
《單身看》創作分享會
日期‧時間:17/11 晚上7:30
地點:澳門 議事亭前地 永興大廈1A
(電話:853-330909)
《單身看》原作本展覽
日期.時間:25/09-30/10/05 每日上午11:30-晚上22:00
地點:Kubrick
香港 九龍 油麻地 眾坊街3號 駿發花園H2地舖 百老匯電影中心旁
邊度有書(澳門) |
電話:853-330909 |
阿麥書房- 莊先生 |
電話: 28080301 / 94629927 |
星期二, 10月 18, 2005
白雙全獲獎─講都唔信!
起初我們收到消息,還以為是另一件行為藝術,不敢相信。至直上澳門博物館的網站,才知道不是開玩笑。大家都替雙全高興,當然更高興的是又可以屈他請吃飯!
入選結果揭曉
人 類身體從來處於不同時代、環境與個人意志的多重支配之下,是具生物性、社會性及個體性的行爲實體。同時,身體亦是人類之間相互發現、接觸、關愛、激勵、對 抗、交流及自我反思的重要參照物件。在二十世紀,以身體、行動來闡釋藝術觀念及藝術表白的行爲藝術經歷不同發展階段,如今已成爲當代社會重要的藝術表達形 式之一。近年以來,中國行爲藝術發展迅速受到外界關注。
澳 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期望於二零零五年,透過舉辦“以身觀身─中國行爲藝術文獻展”,收集、保存中國行爲藝術的珍貴文獻資料,並藉此探 討、呈現及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,藉文化藝術的多向交流增進人類的相互瞭解和尊重。是次展覽以公開徵件並以評審入選形式進行,征件物件爲中國內地、香 港、澳門、臺灣及海外華人藝術家。評審團由分別來自兩岸四地、日本及捷克之美術館、藝術學院、藝術團體等單位的策展人、學者、藝術家、藝評家所組成,十位 成員包括:黃專、馮博一、馬若龍、繆鵬飛、姚瑞中、Petr Nedoma、高士明、霜田誠二、張頌仁及吳衛鳴。
至二零零五年九月四日截止收件爲止,主辦單位收到由一百四十五位藝術家交來之作品合共三百二十九件。經九月十四日至十八日,及九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兩階段之評審,評審團從A組“行爲藝術――錄影及圖片記錄”,及B組“行爲攝影”中合共挑選出五十八件入選作品。
此外,爲發揮澳門作爲中西文化交流平臺的特殊角色,主辦單位特設立海外交流獎,分別在兩組入選作品中各選出優秀作品兩件,並安排作品提交人赴法國作爲期一個月的藝術交流及考察。同時,經評審團嚴格挑選,共選出優異作品三名,每名作品提交人可獲獎金壹千美元以資鼓勵。
獲獎名單如下:
| 組別 | 入選者姓名 | 入選作品 |
海外交流獎 | A組 | 朱冥 | 2002年7月26日 |
何雲昌 | 與水對話 | ||
B組 | 李暐 | 鏡子 | |
白雙全 | 給路人的一朵小花 | ||
優異作品 | A組 | 喻旭東 | 中間地帶(一) |
郭孟浩 | 蛙元任次元 | ||
B組 | 蒼鑫 | “身份互換”系列 | |
入選作品 | A組 | 吳高鍾 | 五月十八日誕辰 |
肖魯 | 對話 | ||
何雲昌 | 抱柱之信 | ||
朱利頁 | 左耳垂 | ||
莊文嘉 | 流 | ||
劉成英 | 變.辯 | ||
陳秋林 | …… | ||
倪衛華 | 連續擴散事態――’92紅盒 | ||
倪衛華 | 連續擴散事態――’93招貼 | ||
王楚禹 | 世界之味――金善日 | ||
黃奎 | 捕捉 | ||
黃奎 | 無常 | ||
黃奎 | 我冷 | ||
黃奎 | 玻璃杯 | ||
梁寶山 | 我好癢 | ||
張嘉莉 | 我的藝術博物館 | ||
黃銳 | 新釀中國通史 | ||
沈也 | 麻 | ||
羅子丹 | 一半白領,一半農民 | ||
林春 | 下水棋 | ||
羅雅詠(魂游) | (我)沒有罪 | ||
葉怡利 | Kuso 2005――春雪篇 | ||
鄭詩雋 | 心心相惜 | ||
餘極 | 舔紙呼吸 | ||
餘極 | 面和麵 | ||
餘極 | 想要偷渡 | ||
餘極 | 尤物之吻 | ||
張念(張念潮) | 孵蛋,等待 | ||
文鵬 | 不倒翁 | ||
卿聖明 | 需要擴大的瞳孔 | ||
楊志超 | 種草 | ||
楊志超 | 藏 | ||
楊志超 | 尾巴 | ||
楊得清 | 大手印 | ||
羅菲 | 意外死亡現場 | ||
B組 | 盛奇 | 我的左手――記憶 | |
蒼鑫 | “交流”系列之二 | ||
蒼鑫 | “交流”系列之五 | ||
李暐 | 29層自由度 | ||
趙建海 | “觀念21”長城――迎天明送月神系列 | ||
趙建海 | “觀念21”長城――吼天系列 | ||
趙建海 | “觀念21”長城――大悲劇烽火臺系列 | ||
趙建海 | “觀念21”長城――救死系列 | ||
白雙全 | 關於斑馬線 | ||
白雙全 | 載有體溫的座位 | ||
張念 | 遠離(我) | ||
唐城 | 豔羊天 | ||
季勝利 | 屁股――123 | ||
尹曉峰 | 99懸示 | ||
顧小平 | “左”或“右” | ||
宋永平 | 死亡檔案 |
澳門首次舉辦之“以身觀身──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”及“中國行為藝術文獻邀請展”將於十一月十五日於澳門藝術博物館開幕,並同時舉行頒獎儀式。主辦單位將於翌日舉辦 “中國行爲藝術研討會”,歡迎海內外關心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朋友出席及前往參觀。
星期日, 10月 09, 2005
「單身看─香港生活雜記」出版咗囉!
「雙全的作品教人發笑,這個笑聲猛地搖動了思想。每個人原來可以對事物重新定義,每個人原來可以推翻非人的秩序,每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。」
─漫畫家 智海
「看白雙全的作品,你不能純粹停留在其表面的視覺趣味,還要好好想像和推敲他的創作過程、恆心和習慣–他的創作方式實在須要精密的計算和持續的部署。於是你會明白,搞創作不一定講求即興,而靈感又不會是從天而降的。」
─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蕭競聰
新聞稿─新書出版
系列名稱:圖文城市
書名:單身看─香港生活雜記
作者: 白雙全 (圖文創作)
出版:傳達出版有限公司 及 70+ 文字/藝術工作室
設計:habitus
出版日期:2005年9月
定價:港幣$200
ISBN: 988-98663-2-3
繼 《七一孖你遊香港》後,白雙全回到個 人的生活點滴。「單身看」以詩人的觸覺,從乏味單調、平平無奇的城市生活出發,竟能看出人和人、人和自然、甚至人和神之間的同情共感,化成平易近人又與眾 不同的「視覺日記」。這冊《單身看》,其實更像一個又一個認真的創意遊戲,又或者香港的另類導遊地圖,等待讀者按圖索驥,甚至自行發掘更多景點與趣味。
相關活動:
展覽:《單身看》原作本
日期.時間.地點:25/09-30/10 每日上午11:30-晚上22:00 Kubrick
(九龍 油麻地 眾坊街3號 駿發花園H2地舖 百老匯電影中心旁 電話: 2384 8929)
阿麥書房
電話: 28080301
電郵:info@mackiestudy.com
70+ 文字/藝術工作室
電郵:70plus@gmail.com
詳細介紹:
「藝術認真無聊?」,尤其是白雙全這些「概念藝術」!
白雙全自2003年起於《明報》「生活」副刊「圖文城市‧單身看」專欄發表的圖文作品,令讀者留下深刻印象。繼《七一孖你遊香港》之後,白雙全繼續與讀者一起重拾生活點滴。
「參與式概念創作」聽起來像是有得食有得玩似的!本來「概念藝術」向來多關心藝術語言問題,少食人間煙火;或以圖片紀錄創作過程、或以文字指導讀者思考參與,務求令藝術去物質化。概念藝術的創意法規其實不離開幾度板斧(見本書附錄劉建華文章「X+Y=Z」),但白雙全創作的出發點,似乎更關心身邊的人和事。從他的這些作品裡,你甚至可以重構出他每日的生活流程、他的友儕圈子、到那裡拍拖……甚至香港、國家大事。只要能舉一反三,有感而發,題材竟是無窮無盡。
讀 這兩冊「圖文城市」,像在重新學習如 何「看」。白雙全在空間高度密集但人情極度疏離的城市,以「無聊」抵抗森林定律。無論像「這麼近、那麼遠」一般給電話號碼上的鄰居撥電話講恭喜發財、還是 像「收集空氣」一般從超市買來給困在薯片包裝裡的空氣、或是在「看一本在鏡世界裡的書」一般在鏡像裡讀聖經……均在以荒謬對抗異化,從而重拾人與人之間、人與自然之間、甚至人與神之間似有還無的牽繫。這些細眉細眼的小聰明,人人都曾經想過,卻不曾拿出來見人(尤其當你誤把橫寫的餐牌當成直寫看),更不會勞師動眾,上山下海去實現。愛讀豐子愷的白雙全,運用的雖然是攝影和文字,讀來卻同樣像禪心指月。如果我們撇開藝術不談,這冊《單身看》其實更像一個又一個認真的創意遊戲,又或者香港的另類導遊地圖,等待讀者按圖索驥,甚至自行發掘更多景點與趣味。
作者簡介:
白雙全,男,基督徒。星期日《明報》「單身看」專欄創作人,畫家。後生仔,但喜歡看豐子愷的漫畫,聽陳百強的歌,還有和別人分享日記。對人情有時婆媽得近乎老土。讀藝術,但相信與人溝通更加重要。畢業三年,竟然可以藝術維生。
1977 年生於中國福建,1984年移居香港。2002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,副修神學。為「伙炭」藝術家社群活躍份子,二樓五仔工作室核心成員,現以美術 教育維生。從事混合媒界及繪畫創作,以視覺藝術方式捕捉人與人、人與自然之間的感通。曾參與展覽包括:「偶然的相遇」(2004/A’ha Bar Gallery)、「回憶:我在等你」(2001/Para/Site 藝術空間)、 「不‧可呈示 ─宗教的藝術對話」(2001/ Para/Site 藝術空間)、「香港藝術雙年展2001」(2001/香港藝術館)、「男作業─關於男性與藝術」(2004/ Para/Site 藝術空間)等。作品被香港藝術館及私人收藏,概念創作散見於星期日《明報》和《PS》雜誌。作品《給路人的一朵小花》榮獲澳門博物館舉辦之「以身觀身─中國行爲藝術文獻展」海外交流獎。
無大無細串聯出版新力量
傳達出版有限公司artopia publishing limited
把藝術溶入生活,是傳達出版的一個主要使命。由三十年前,香港第一家二樓書店開始,到現在為本港藝術家的作品結集﹑出版,我們一直為這個理想付出時間和努力。傳達由本港知名藝術家阿虫(嚴以敬)創辦,出版一系列具份量的書籍和副產品。至今,已出版超過300個不同項目。曾與我們合作的藝術家及作者包括江啟明,廖仕強,冼可明,二犬十一咪,余就風,Oychir Cheung,白雙全和蔡東豪。
70+ 文字/藝術工作室 70+ art/words
唔信藝術出版會死!
從策劃、編寫、設計、排版、製作到一書在手,「70 + 文字/藝術工作室」,配合全盤的後出版計劃(post-production),包括發行、新書發佈、展覽、講座等工作,致力填補藝術出版與讀者之間的罅隙。「70+」既主動出擊,亦承接計劃委約。無論你是作者、出版社、傳媒或藝術機構,我們均需要你的支持,互通有無。
habitus
是一個設計師自主團體,致力推廣香港設計、交流創新的設計意念和發展視覺文化,在主流設計以外,提供另類選擇。其結構包括設計師工作室、the attic展覽廳、the grocery藝術設計品店和月光暗室。焦點集中在時裝、家居產品和視覺藝術等多媒體創作。提倡度身訂做、用家參與和限量生產的特色。希望為本地設計創作提供發表空間,同時讓公眾認識本地設計的特色,提高欣賞能力。
宣傳獨撐: 阿麥書房
設計獨撐: habitus
全力互撐: 明報 廿九几 二樓五仔工作室 W.E.(studio)